当前速看:香港立法会议员洪雯谈大湾区内地行收获:香港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必须要深度参与产业链
(资料图)
“作为立法会议员,我比较有兴趣去挖掘一些痛点所在,政策层面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改善的。”24日,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的特区政府和立法会访问团结束四天行程,逾80名政府官员和立法会议员,分两路先后走访深圳、东莞、佛山、广州等地。立法会议员洪雯向GDToday记者表示,此次行程收获颇丰,不仅是学习内地经验,更希望为香港面临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10年前我曾参观过比亚迪。坦白讲,那时比亚迪的车还很老土。我当时不会想象到会买一辆他们家的车。但就在前几个月,我在香港买了一辆比亚迪。”从深圳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无人机企业大疆、互联网企业腾讯,到东莞的华为小镇,再到佛山的博智林机器人、库卡机器人等企业,以及广州沥滘净水厂,四天四城的行程充满“科创味”,洪雯对此感触颇深。
“今时今日的比亚迪,从性价比、外形设计、内部舒适度来说,绝对能够和世界品牌并驾齐驱。这恰恰是过去10年,中国科技和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其进步令人赞叹。”感慨之余,洪雯重新审视香港的科创之路,“大疆创始人早期的成果诞生于香港科技大学的实验室,但为什么香港没有大疆?”
洪雯认为,香港发展科创产业回避不了“再工业化”这一话题。她告诉记者,前不久曾去香港理工大学参观郑家伟教授的电动车实验室。郑家伟有“香港电动车之父”之称,早于2005年带领团队研发全电动车,令香港成为全球最早研发电动车技术的地方之一。但因为没有制造基础,无法实现产业化,郑家伟选择用对赌的模式将他的专利卖给了一家美国公司。“当时若这家公司成功上市,郑教授便可以获得一笔研发费用。但最终这家公司未能上市,他的所有研发成果也没了。这就是很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洪雯续指,深圳之所以成为科技先锋,有一个先决条件——科技与制造并行。然而,香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重研发、轻制造,“你没有产业基础,最终就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她说,郑家伟教授如今有了很多新一代电动车的研究成果,但如何产业化和商业化却依然是一个难题。
她指出,香港若要打造成为国际科创中心,不能只走研发一条路,必须想办法在产业化方面谋一条出路。她坦言,香港目前没有办法建设一条像比亚迪一样的完整产业链,“但能否在一些关键环节扮演重要角色?”
洪雯强调,香港必须要深度参与产业链,一定要在产业链中找到一席之地,才能真正走一条创科路。她进一步解释称,所谓深港协同发展,不能简单理解成“香港研发,深圳制造”。她认为,香港要有自己的产业优势,才能做到与深圳协同发展。“我们不是要将所有的东西都放在香港做,而是将香港的产业优势嵌入整个大湾区产业链,要有互补的地方所在,要用好自身优势,贡献自身价值。否则我们的研发成果永远只能在实验室里。”
GDToday记者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