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视野】深圳楼市的困局和出路
【环宇杂谈】
(资料图片)
当下深圳居民不愿加杠杆了,提前还贷踊跃。深圳正在大力度修复楼市需求端,或者说夯实中等收入人群,其主要路径就是供给侧改革。
李宇嘉
一季度的“小阳春”之后,深圳的二手房交易量掉头下跌了。4月份,全市二手住房成交了3192套,环比下跌了19.2%。5月份更差,全月交易量估计都超不过3000套。即便4月20日退出参考价(不再捆绑银行贷款)也未能阻挡下跌态势。中介小哥很不解,深圳居民最爱“加杠杆”买房了,出台这么重磅的政策,为啥连一点儿水花都没有激起来?
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深圳居民“加杠杆”买房的时代,或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这么讲?过去深圳加杠杆买房主要有几类群体:一个是基于“资产配置”理念加杠杆购房并长期持有的行为,主要是早期创业群体或在地产、金融、科创等新兴行业就业的高净值人群;另一个是基于“财富效应”理念加杠杆购房并伺机抛售的行为,主要集中于敢于场外高成本融资的投资客。
另外,“加杠杆”带来涨价预期下,在全社会“非买房不可”的焦虑氛围下,深圳的刚需和换房者被裹挟着进场了,形成全民“加杠杆”买房的盛况。有一定支付能力但无法在深圳“加杠杆”的人,或者去周边的惠州、中山买房,或者回老家买房。但近年来,形势发生了骤变,地产、金融等行业受到系统全面的整顿,互联网行业的红利式微,降薪或裁员屡见不鲜。
不要说继续“加杠杆”购房,存量房源长期持有的决心也开始松动了,近期豪宅盘二手房源挂牌量增加,有一定代表性。对于过去敢于“加杠杆”的投资客来讲,房价上涨覆盖融资成本并获得社会平均收益,这是其入场并“做多”的基本逻辑,显然现在这个逻辑不成立了。对于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刚需来说,在前面几轮上涨周期中,基本都努力地踮起脚进场了。
当下,不仅深圳居民不愿意加杠杆,而且提前还贷非常踊跃。客观讲,过去深圳楼市之所以火爆,很大程度上与“加杠杆”有关。由此,当釜底之薪的杠杆被撤去了大半以后,楼市下跌就在情理之中。下跌的支撑位在哪,取决于有支付能力的刚需、换房需求的安全垫是否厚实。很可惜,相比北上广等老牌城市,深圳这个创新型的年轻城市,楼市的安全垫厚度不够。
主要原因是,深圳的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等规模小(高校规模近年来才有起色),这些机构就业稳定,但收入不算太高,主要创造中等收入人群。在北京、上海、广州,这类机构较多,有效需求的安全垫相对厚实。抛开小部分高净值人群,不太厚实的中产,深圳剩下的一千多万人口,不具备购买力。因此,这一轮商品房量价下跌,深圳的跌幅要明显比其他城市大。
好在,深圳痛定思痛,正在大力度修复楼市需求端,或者说夯实中等收入人群,其主要的路径就是供给侧改革。5月6日起,中国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公租房社区——深圳凤凰英荟城7000余户居民集体入住。这只是深圳在住房供给侧方面的一个缩影。即便楼市不太景气,但供给侧改革的步伐没有放缓,2023年深圳要分配8万套保障房,而商品房供应只有6万套。
近年来,深圳连续将商办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去年10月份那批次调整,就增加了3万平米的土地。下一步,深圳还会调整部分工业用地为居住用地,从而彻底解脱土地端的羁绊。未来,深圳新增住宅用地将达到建设用地供应的25%-30%。供给侧的改革就是要让供应匹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让那一千多万人群能以渐进的方式分享市场化红利、深圳发展的红利。
深圳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较小,也有较强的城市治理水平,能容忍商品房一定程度的下滑。另据悉,从今年9月1日开始,深圳将恢复路边摆摊儿。联想到近期高达20%的年轻人失业率,这也说明一点,即城市形象与年轻人就业和吃饭,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一座城市,若一个庞大的群体没有体面的居所,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城市表面上的光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深圳楼市疲弱的另一面,也恰恰是“内生动力”培育的过程,走向新模式的过程。
(作者系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