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在救赎精神的背后,体现的是对爱不同层次的追求
#顶端造星计划#
“为你,千千万万遍。”
(资料图片)
当我打开《追风筝的人》这本书,就被扉页上的这句话所吸引,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可以让一个人这么心甘情愿地付出?
随着情节的深入,我才发现,这是一本以“救赎”为主题的小说,作者卡勒德·胡赛尼以个人经历为发展脉络,用细腻的笔触和心理刻画,将读者带入到他的世界中。这本小说在2007年被拍成同名电影,虽然小说发生在另一个国度,但小说中两个孩子因区别对待,而造成不同的人生,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很有借鉴意义。
“被认同”和“被需求”,是两个孩子对爱不同层次的追求。阿米儿和哈桑是一起长大的朋友,他们的命运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他们都从小失去了母亲,生活在同一个家庭。
不同的是他们阶层的差距。阿米儿是主人,哈桑是仆人;阿米儿是贵族,哈桑是贱民,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命运就被这些不同的标签所分开。
阿米儿虽然身份尊贵,但他并不快乐。
他极度渴望父亲的爱,却因性格柔弱不喜欢运动,被父亲冷落。当他看到父亲喜欢勇敢的哈桑时,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认为是哈桑夺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
心理学家佛洛依德将这种心理称之为“投射性机制”,阿米儿将自己压抑的情感,全部投射到哈桑身上。
所以,在哈桑帮他追逐风筝的过程中遭遇欺辱时,他目睹一切却选择了沉默和逃离。那一刻,他内心的嫉妒被释放,但同时又深感愧疚,这两种不同的情绪,将他的人格向两端不断撕扯。
相比之下,哈桑的内心就比他单纯的多,他对阿米儿无比的忠诚,愿意为他做一切事情,并包容他所犯的错误。马斯洛在“需求理论”中说:每个人都有“被认同”和“被需要”的需求,被认同是希望获得他人的爱,而被需要是自己的爱可以获得他人的肯定。
在哈桑心中,“被需求心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一种恐惧,他担忧阿米儿会不喜欢自己。
多年以后,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为父亲提出了担忧,面对来接自己的阿米儿,他问到:“你会不会以后就不喜欢我了?”
让人泪目,哈桑终生渴望得到阿米儿的爱,并将自己的需求延伸到儿子身上,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的执着与坚守,更多的是感受到他内心的卑微。
在他们两人身上,看似是对彼此态度的不同,实则是对爱不同层次的追求,在时间中,一切爱与恨都会沉淀,顺流而下,随时间的脚步找到答案和真实的自己。
背叛与救赎的背后,最该反思的是家庭教育的方式阿米儿和哈桑不同命运的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就是他们的父亲。多年以后,阿米儿才得知,其实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而这个秘密,被他们的父亲一直保守。
书中阿米儿的父亲,是一个坚毅、勇敢、阳刚之气爆棚的男子汉。
他有着尊贵的社会地位,并热情大方,每周都要在他的豪宅里宴请宾客,借出去的钱,从不要人还,还自掏腰包设计建造当地最大的孤儿院。
他对身边的人善良敦厚,对自己的亡妻也情深意重,在妻子去世后一直未娶,而这样富有魅力的父亲,身上却有着我们避之不及的阴暗面。
原来阿米儿父亲曾与仆人的妻子偷情,生下了儿子哈桑,而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会地位,他选择了隐瞒。
于是,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一个儿子住豪宅,另一儿子只能在仆人居室长大,并要伺候自己哥哥的饮食起居。他虽然内心爱着哈桑,却不能与之相认,在多年的情感压抑中,他将对自己不满的情绪发泄到阿米儿身上。
他苛责阿米儿,其实是在克责自己,因为他在阿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懦弱和胆怯,让他陷入到持续的自我救赎中。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善行,可以让内心获得情感的解脱,却在不知不觉中,同时伤害了两个儿子。
因为他的不认同,阿米儿陷入了自卑;
因为他的不认可,哈桑失去了自我。
心理学上的“自重感效应”告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身边人的理解、尊重和接纳,这对应的是内心深处自我价值感的需求,不管是任何阶层的孩子,都有这样的需求。
这样的相似情景,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也有体现,莫翰奇和孟丹同样都是送进孤儿院的孩子,可人生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原因就在于他们得到不同态度的对待。
莫翰奇在进入孤儿院时性格孤僻,但老师发现了他的音乐才华,并给予了他关爱和信任。而孟丹在进入孤儿院的那天,就被人贴上了“爱撒谎”的标签,被老师们排斥和孤立。
两种不同对待方式的结果是,莫翰奇成为了音乐天才,而孟丹成为了纵火烧孤儿院的不良少年。
原生家庭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性格与命运,一个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的人生,往往与他父母是分不开的。
不管是阿米儿,还是哈桑,他们身上都印刻着父亲对他们不同的态度,而他们终其一生追寻的救赎与被救赎,不过是对童年时期缺爱的影射,说到底,最该救赎是家庭的教育。
在两代人救赎精神的背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教育的启示?从小说回到现实生活,在阿米儿和父亲两代人救赎精神的背后,给我们带来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启示都有哪些呢?1、放下自己的偏见,有效尊重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父母要避免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
美国教育家塞勒·赛维若曾说过:“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各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
身为父母,我们都该克制自己的愿望,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滋养,避免因比较而产生攀比或嫉妒心理,只有父母先放下偏见,孩子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回自己。
2、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给孩子树立榜样
在阿米儿的心中,父亲的形象太过完美,为了得到父亲的欣赏,他用欺骗手段来掩盖自己的缺点。反过来看,这难道不是他父亲教育的失败吗?
人无完人,坦然地面对有缺陷的自己,才能给孩子正确指引。
教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参照物,无论是无意为之,还是言传身教,孩子都会不断地学习父母身上的某些特征。
所以,那些敢于直面自己缺点的父母,大多教育出同样坦诚的孩子。
3、遇事不回避,不退缩,教孩子勇敢地做自己
阿米儿救赎的根源是童年时期的懦弱,在哈桑遇到困境时选择了逃避,这件事最终成为他内心最深的痛。也因为他的态度,哈桑陷入被欺凌、被误解的境地,阿米儿虽然离开了故乡,心却一直无法走出对自己行为的懊悔,当他得知哈桑儿子下落时,不惜一切代价要把他救出去。
在书的最后,阿米尔对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不仅是对哈桑友谊的呼应,也是对自己年幼时所犯错误的救赎,在他对自己的过往坦然接受后,他对这份沉重的兄弟情也得以释怀。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我们对孩子总是满怀期望,却忽视了在孩子年幼时,给予他们充分的爱和引领,只有学会遇事正确的态度,才能让孩子避免走过多的弯路,对人生减少后悔的机会。
愿每个父母都能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自己,成长为一个无愧于心、无愧于爱的人,最终如那迎风而起的风筝,在浩瀚天宇中自在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