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数字生命”还有多远?-环球热文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 袁凯
(资料图)
一些与数字生命相关的初级应用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它们似乎已经完成了数字生命的底层逻辑建设。
新进展 数字生命为探索生命本质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围绕数字生命各个维度展开的产业生态纷繁复杂,部分技术已经摸索出具体的落地场景。图片/TUCHONG
如果将我们的意识上传到电脑中,并通过计算机运行,构建出一种类似于游戏NPC一样的“数字生命”,那这个虚拟出来的“我们”,还是我们吗?
显而易见,相比会衰老、会受伤、会抑郁的人体,存在于计算机系统中的数字生命,理论上可以永远存活下去,并且能感知到现实世界。
电影《流浪地球2》里,丫丫的意识上传到电脑后,数字世界中出现了一个与丫丫一模一样的数字生命,并拥有自主意识。《流浪地球2》为“数字生命”描摹出具体的形象,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数字化人类是否能被定义为“人”?数字生命会让人类获得永生吗?我们离“数字生命”还有多远?
什么是数字生命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与数字生命相关的初级应用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虚拟偶像、元宇宙、ChatGPT、数字孪生……它们似乎已经完成了数字生命的底层逻辑建设。数字生命究竟是什么,我们又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其到来?
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数字生命这一概念已经被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提出。这大约是有关数字生命最早的描述。在他之后,冯·诺依曼又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生命概念,他认为数字生命应当可像生物一样进行自我繁殖。这是两位计算机领域的奠基人对数字生命的基本描述。
中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王元卓则认为,数字生命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拥有给自己设置目标的能力,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设计者,都无法预判或预知数字生命的状态。所以,目前,数字生命几乎都是出现在科幻电影当中。《流浪地球2》中,丫丫的基本设定就是它在数字空间当中生长迭代、不断优化。
总而言之,既然被称为生命,数字生命就应该具有自我意识,会追求自我生长,能够获取信息知识并进行判断,不断增量迭代优化自己。
那么,这种技术在现实当中真的存在吗?目前数字生命还是一个停留在科幻层面的概念。但就理论上而言,意识永生或许真的有可能实现。去年7月份,马斯克在社交账号上发文,称已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成功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云端,并且还和虚拟的自己进行了友好的谈话。虽然马斯克的这段发言存在“哗众取宠”的嫌疑,但他提到的“脑机接口”技术却并非“无中生有”。在国外的临床实验中,“脑机技术”已经能够在人脑和电脑之间搭建出一个稳定的沟通渠道,并成功帮助一些瘫痪的病人通过思维控制计算机,进行简单操作。
相较于ChatGPT通过大量学习从零构建一个数字生命,直接把人脑信息上传,使其数字化,从而获得 “生命”,更为科幻。与此同时,这也延伸出许多问题。“对于数字生命的研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意识,人为什么是人,意识到底是什么?”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认为,即便近年来计算机、大数据领域有很多的进展,但对于数字生命而言,最核心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
我们正在接近数字生命吗
与电影《流浪地球2》、动漫《万神殿》中人类脱离肉体束缚,借助算力在计算机系统中获得完整且永恒的生命相比,当前给我们带来极大震撼的ChatGPT还处于数字生命的早期水准。在文字模拟的基础上,ChatGPT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模拟声音、不断学习、以更具象的形态与人实时互动、形成真人的情感记忆与决断力并最终具备独立意识。同时,数字人和虚拟人这样借助CG技术、语音图像识别技术、动作捕捉技术等打造出来的“外壳”也完全不能和数字生命相提并论。前者的内核要么是“中之人”,要么是AI。
但数字生命已经为探索生命本质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围绕数字生命各个维度展开的产业生态纷繁复杂,部分技术已经摸索出具体的落地场景。其中,医学健康领域的应用最接近于数字生命的本质。
第一步是基因测序,即使用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生物样本放到机器中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测,测定基因的全序列;再结合对生命行为、环境的持续测量,将有机生命进行量化。紧接着的第二步便是解读生命数据,尝试理解每一组数据背后的健康状态,及其在不同的行为事件下发生的具体变化,找出其中规律。这一步将引入AI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涉及状态变化规律的数据建模,并对照人体对硅基的数据模型进行持续训练,实现数字生命的拟人化。第三步即最终的应用,通过建好的模型提供个性化的人体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疾病的预测与预防、精准靶向用药与治疗等。
而在将解码后的数据还原为生物方面,已经有人迈出了第一步。2017年,美国生物学家研发的“数字生物转换器”就可以直接依靠DNA序列信息生产核酸和蛋白质,可以根据远程传送的数字代码“打印”出病毒。
此外,已经有人类数字孪生团队在对运动员进行健康观测,收集足够多的进食量、活动量、睡眠量等等信息,并做对照研究。然后进行健身管理。他们通过可穿戴设备中的物联网传感器和手动应用程序获得运动员健康数据。
更关乎道德与伦理
数字生命不仅是技术的挑战,还涉及我们的认知、伦理,甚至是哲学问题。随着越来越多新兴技术涌现,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各种各样关于科技伦理的管理规范以及审查要求,人工智能或与生命相关的领域,都是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数字生命真的是我们人类或者生物生命的一个未来发展趋势吗?如果是的话,谁又会去保证其继续运行呢?在云端永生,随意穿梭于数字世界中,不受时空的限制,这种几乎与“神”无二的生命形态,还能被定义为“人”吗?
在动漫《万神殿》中,被上载到电脑中数字化的“生命”,真正成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神。他们凭借自己的喜好做事,可以瞬间入侵所有网络系统。他们可以让商场突然播放自己喜爱的歌曲;能够控制普通人的手机来电;还能造成一个公司所有受网络控制的系统瘫痪……为了制衡他们,动漫里不得不上载出更多数字生命。属于“神”的时代由此来临,而对“神”所有的约束,仅仅是他们被上载前的良知。
其实不仅仅是数字生命。在苏珊·桑塔格看来,科幻片的本质就是伦理道德问题,是电车难题的无数个翻版,是灾难问题。她认为,在电影中,人们靠画面和声音,而不是靠不得不通过想象力进行转换的文字,来参与到经历他自身的死亡以及城市的毁灭、人类自身的消亡的幻觉中。影片带来道德上极端的简单化,伦理价值也更多地体现于影片中的装饰品,而不是体现于人。
王元卓同样认为,数字化生命如何发展,如何趋利避害,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数字化生命之后,首先会在数字生命构建、数字化空间的构建上引发一波科技发展的浪潮,以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舒适和便捷,但其他不相关技术的研发、社会的发展,甚至文明的进步,都有可能迟滞,甚至不再需要进步。这同样是需要被考量到的问题。
《圣经》中,通往天堂的巴别塔最终倒塌。现在,通往数字生命的巴别塔正在一点一点被建造着。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4月上旬刊